技术文章
当前位置:主页 > 技术文章 > 机床技术的教学探究与创新

机床技术的教学探究与创新

浏览次数:4790 更新更新时间:2011-12-02

课程改革的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突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,打破了理论知识满堂灌的现象,将每个章节的内容按“项目”进行整合。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方式,每个项目均由若干个具体的典型工作任务组成,每个任务均将相关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,力求体现“做中学”、“学中做”的教学理念;本课程的“项目”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,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。体现职业教育“以就业为导向,以能力为本位”的培养理念。以就业为导向,不仅应该强调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,还应强调学生个人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要求。而且,本课程的设计兼顾了企业和个人两者的需求,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,即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,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。

  本课程理论、实践各占一半,理论教学中除了采用课堂教学外还可以采用现场教学,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可增加学生对数控车床感性认识。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,学生完成每个任务、每个指令后,先在模拟仿真软件上练习,熟练加工程序及操作过程后再在数控车床上进行加工,保证加工尺寸精度要求。

  做到理论教学――模拟仿真教学――实操教学相结合方式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
  2改革后的教学模式传统的《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》专业课教学主要采用理论教学模式,老师先讲解理论知识,所有理论知识讲解完以后,学生再到模拟编程室编程,编程实习结束后再到车间实习。有的学校由于数控设备的缺乏,一个班级四五十人只用几台数控机床(机床的机械和非机械传动),这样给数控教学带来很大的制约,学生学习完理论知识后再实践,不能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,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。通过课程改革,我们将《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》这门课程分为几个项目进行讲解,每个项目都涉及到一个工件的实物,项目的开发通过到工厂调研来确定,这样比较贴近实际,另外每个项目分若干个任务来完成。每次课老师带着任务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,理论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,丰富教学,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,每个任务讲解结束后,学生再到数控模拟软件上加工零件,如果程序正确无误的话,让学生再到机床上完成零件的加工,整个过程,分步骤,分阶段,分层次地由初级到、由理论到实践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,各步骤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为1∶1.在整个项目教学过程中,老师的任务主要是理论讲解,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完成零件的加工,零件加工结束后,老师根据学生所做的零件进行讲评,找出问题、分析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。这样,每个任务结束后学生都能找出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,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,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,还可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。

  3《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》课程改革经验探讨作为一名数控专业课教师,我承担了《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》该门课的课程改革,并制定了相关的课程标准。在课程标准制定过程中打破了原有的课程体系,把该门课分为十个项目,每个项目又由若干个任务组成。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,首先任课老师准备好一个项目,这个项目一般是一个完整的零件。例如:在讲解项目三槽类零件的加工时,任课老师可以把要讲解的几个槽类零件展示给学生,让每个学生知道什么是内、外槽、端面槽和带轮槽。这样使学生知道自己今天要学什么?自己所学知识在社会上哪些地方运用到?使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,使他们带着好奇心去学习如何来完成这样零件的加工。通过实物演示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另外在槽类零件加工中,可以贯穿相关指令的讲解,如浅槽、深槽、宽槽零件的程序编制,如果用G01指令完成存在什么样的问题?让学生去思考,对于该指令也是学生运用的一个指令,但一个零件程序的编制并不是固定的,而是灵活多样的,通过G01指令在编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入G75切槽复合循环指令的讲解,该指令在讲解时要做到图文并茂,指令讲解结束后通过模拟仿真软件让学生了解该指令的走刀轨迹,然后学生反复练习――模拟加工――zui后再到数控车床上完成零件的加工。通过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方式,逐渐加深教学难度,循序渐进,慢慢引导学生,不断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,让学生多学、多练、多做,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。让学生感到学有所成,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。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,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着生气。

  项目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主要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,让学生在学中做、做中学,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能力,通过项目任务驱动方式教学,分组独立完成任务,学生的积极性较高,教学效果良好。

© 2019 - 台州屹捷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备案号:浙ICP备11061376号-4 GoogleSitemap 技术支持:机床商务网 管理登陆

在线
客服

在线客服服务时间:9:00-21:00

选择客服马上在线沟通:

客服
热线

13566440883,15267658880,13738526868
周一至周五 工作日时间

扫码关注公众号